首页 > 各省高考 > 贵州高考 > 高考政策

贵州高考改革方案

大学生必备网 高考政策 2025-08-20 09:14:02

<a href=https://www.211g.cn/tag/guizhou.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贵州</a>新高考<a href=https://www.211g.cn/tag/gaige.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改革</a>方案

在2021年,贵州省宣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计划自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实施,首届新高考将在2024年进行。这项改革取消了文理科划分,采用3+1+2的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必考科目,1为物理或历史任选其一,2为从剩余科目中选择两门。以下是详细的改革内容,供参考。

贵州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决策部署,并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结合《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16〕9号)精神,贵州省制定了这一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1. 以育人为本,立德树人。遵循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规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摆脱过度强调分数和升学的应试教育倾向。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统筹规划,稳步推进。落实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求,妥善处理考试招生改革与其他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协调推动教学、考试招生录取等各项工作,确保教学秩序稳定,推动教育协调发展。根据社会的接受程度和改革实施的可操作性,确保改革稳妥推进。

3. 科学选才,多元录取。按照人才培养与选拔的规律,逐步完善多元录取模式,增强人才评价的科学性与综合性,拓宽选拔渠道,增加学生的选择权,扩大高校自主权,提高高校与学生的匹配度,确保高效有序的招生工作。

4. 确保公平、公正与公开。推动教育公平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导向,建立健全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机制,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高等教育招生的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二)改革目标

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到2024年,贵州省将基本建立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招生模式;健全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效的高校招生机制;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与社会公平的统一。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 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1. 考试类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即等级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及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

选择性考试成绩将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2. 考试科目。合格性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体育健康、音乐、美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14门科目。此外,物理化学、生物学和通用技术四门学科还将进行实验技能操作测试,测试成绩将计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学生需根据所报考的高等院校专业要求及个人兴趣选择其中3门参加考试。选科原则为:从物理或历史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

3. 考试内容。学业水平考试内容依据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合格性考试的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内容,选择性考试则包括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

4. 考试对象。所有在校普通高中学生须参加合格性考试。已获得高中或以上学历的考生免于参加合格性考试,其合格性考试成绩按标准直接认定为合格。选择性考试对象为符合报名条件并已报名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考生。

5. 考试组织。合格性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学科由省统一组织命题、考试、阅卷并划定合格标准。体育、音乐、美术、通用技术学科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实验技能操作测试由各市(州)自行组织实施成绩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选择性考试的6个科目由省统一命题、阅卷和成绩评定。

6. 考试安排。合格性考试的9门科目实行闭卷笔试,每学年组织2次;信息技术科目采用计算机无纸化方式考试,每年组织1次。高一学生可参加历史、地理、物理和生物学的合格性考试,高二学生则可参加其他科目考试,具体时间按《贵州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安排

选择性考试每年组织一次,时间与当年全国高考保持衔接。

7. 成绩呈现。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和“不合格”形式公布

选择性考试中的首选科目成绩按原始分数呈现,其他科目按等级转换分数呈现。选择性考试成绩有效期为当年。

(二) 健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1. 评价内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涵盖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旨在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与个性特长,是高中毕业及升学的重要参考内容。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

2. 评价程序。将建立省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统一评价档案格式。高中学校将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确保学生成长过程的记录真实可靠,并整理具代表性的重要活动和事实材料,经公示审核后,提交至高考综合改革信息系统。对虚假记录的将依法依规追责。

3. 评价使用。高校应根据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合理的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并提前招生章程中公开。高等院校在招生时,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211g.cn/gsgk/guizhougaokao/gaokaozhengce/7966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211高校网

http://www.211g.cn/

统计代码 | 豫ICP备2023023261号-1

Powered By 211高校网 大可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墨鱼部落格友情技术支持